1. 首页 >> 百科知识

(禁毒知识第一课掌握禁毒法律)禁毒法律常识

毒品问题在中国死灰复燃,并有发展趋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对毒品有所了解。今天,边肖将与您分享禁毒法律知识,仅供您参考!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禁毒法律法规,破坏禁毒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根据《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训练、准备、兜售、分销、销售、托运、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麻醉植物、上述活动的准备行为以及相关的有害行为。

毒品犯罪罪名(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窝藏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物罪;

(五)走私毒品罪;

(6)非法买卖毒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八)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种苗罪;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11)他人的主机;

(12)非法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罪。

(1)什么是走私毒品罪?

1.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律法规,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毒品进出境,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

2.走私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刑法》对走私毒品规定了不同的处罚:

(一)走私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毒品走私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毒品走私;以暴力抗拒检查,情节严重的;参加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走私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走私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销售、运输、制造毒品罪: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违反禁毒法律、法规,贩卖、运输、制造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或者其他毒品,违反国家禁毒的行为。

4.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刑事责任:

(一)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的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贩毒、运输、制造集团的首要分子;武装掩护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或者逮捕,情节严重的;参加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处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理,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非法持有毒品罪:

1.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违反禁毒法律法规,持有一定数量毒品的行为。

2.非法持有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窝藏毒品犯罪分子罪: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为逃避处罚而包庇或者帮助掩盖其罪行的行为。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物罪:

1.窝藏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或者赃物而为毒品犯罪分子藏匿、转移或者隐匿毒品的行为。

2.窝藏、转移、隐瞒毒品、赃物犯罪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规定,为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藏毒品、剧毒物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走私毒品罪:

1.走私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海关规定,非法运输、携带醋酸酐、乙醚、氯仿或者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者制剂大量进出境,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

2.走私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非法运输、携带毒品进出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明知是前款规定的物品而提供给他人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同样的规定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或者罚金。

(六)非法买卖毒品罪:

1.所谓非法买卖毒品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行政法规,非法大量买卖醋酸酐、乙醚、氯仿或者其他经常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和制剂的行为。

2.非法买卖毒品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一)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犯买卖毒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同样的规定处罚,对单位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

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对易制毒化学品进行分类:

一种:(1)麻黄碱(2) 3,4-亚甲二氧基苯基-2-丙酮(3)1-苯基-2-丙酮(4)苯乙酸(5)胡椒醛(6)黄樟素(7)异黄樟素(8)乙酸酐。

两种:(9)氯仿(10)甲苯(11)乙醚(12)丙酮(13)甲乙酮(14)邻氨基苯甲酸(15)N-乙酰邻氨基苯甲酸(16)麦角酸(17)麦角胺(18)麦角新碱(19)哌啶(20)

(七)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大量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的行为。

(八)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种苗罪:

本罪是指违反国家关于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管理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大量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种苗的行为。

(9)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律、法规,以引诱、教唆、欺骗等手段,引诱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10)强迫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是指以暴力、胁迫的手段,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xi)其他人的主机:

容留他人,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的房屋或者其他场所,召唤、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从中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十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罪: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罪,是指从事生产、运输、经营、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吸毒人员、注射吸毒人员提供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

药品管理条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三)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四)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六)强制戒毒措施

猜猜你有兴趣:

1.禁毒法律法规问答

2.毒品控制知识

3.法制禁毒黑板报内容

4.禁毒知识

5.禁毒手抄报大全人物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